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学会动态

陈红专:加快我国中医药“走出去”势在必行

“加快中医药‘走出去’,对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,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民盟市委副主委、上海市政府参事、上海市药学会理事长陈红专,曾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呼吁,加快中医药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今年两会,他再次就助推“中医药走出去”战略的实施建言献策。


图片

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,明确指出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,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,为建设健康中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”。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的特色优势,使其在海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,特别是后疫情时代,正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
陈红专给出了一系列数据:至今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,目前在海外已有注册中医师约10万,全球的中药贸易量约600-800亿左右(包括植物提取物)……他同时指出,我国中医药“走出去”虽然不断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,但仍面临着认同差异、政策壁垒、内功不足、国际竞争、等问题和挑战。


“促进加快中医药‘走出去’势在必行。”陈红专说,“一方面应该把已经开展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下去,另一方面应该拓宽思路、创新方法。”

对此,他建议:一是以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为切入点,谋求共识。设立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,争取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新突破;在已有的国际科技计划项目中,增加中医药研究内容,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地位;以构筑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为抓手,开展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研究。


二是以提高中医药“走出去”能力为重点,强化内功。深入总结“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”实施情况,针对“卡脖子”问题提出练好内功的政策举措;依托高校、研究机构建立专门研究部门,加强中医药“走出去”相关战略研究;培育服务贸易促进机构,为中药材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和指导。


三是将卫生健康与中医药共同纳入外交议程,加强合作。充分利用国家高层战略对话机制,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;研究在驻外使馆设立卫生健康外交官,开展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卫生外交;巩固并拓展现有政府间双边合作机制,一揽子解决中医药在当地合法进入和使用问题。


四是以国际组织为平台,开拓新途径。“通过与国际组织制定和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”探索出了一条促进中医药走出去的新路子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相关的国际组织平台,出台激励机制,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,助推“中医药走出去”战略的实施。




从重振“海派中医”,到在长三角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,再到今年的加快中医药“走出去”……多年来,陈红专的提案始终聚焦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。今年,他的另两件提案分别关注濒危动物药材的可持续发展,以及建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全流程智能监管平台,致力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不断贡献智慧力量。




来源:上海民盟 郭琪


审核:刘丙龙